本来已经再次闲了下来,但是两套方案——亦或者还能想到更多方案,在崇祯的脑海中翻卷,让崇祯的眉头一直皱着。

    不过,随着靠,崇祯倾向于第二套方案的心思,越来越重。

    但是,完全倾向于这套方案倒也还不一定。

    至少,直接在三个城池之中全部以这样的方式来操作,崇祯总感觉风险还是大了一些。

    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另一个办法,那就是,三个城池同时开始进行,但是三个城池之中采用的办法都不一样。

    以这样的办法,来尝试到底什么样的办法,才是最适合现在新大明扩张新政的。

    其中一个城池,将会是完全复制之前县城的方法,以雷霆之势直接将城池之中的所有官吏全部一扫而空,然后直接用已经搭配好的底层官员以及稍微几个的上层官员进行覆盖。

    以此做到瞬间将整个城池全部变成新政城池的效果。

    另外,还会有一个城池,只派遣一些的官员,以他们为导向,然后干掉所有官员之后,在吏员之中进行筛选,然后在吏员里面选拔出代理官员,开始执政。

    之后,定期考察,考察的结果不符合条件就直接筛选掉,该法办法办,若是连续多次通过审核,则直接之前的罪过全部一扫而空,同时获封官位。

    这样的办法,至少看来还是挺不错的了,但是,从开始执行这套方案,到方案的效果成型,肯定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不知具体长短是多少,但是至少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

    至于剩下的那座城池,则将会采用两者的结合,也即大量使用京城调集的官员,同时选拔部分原本城池之中的吏员作为补充。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整体的全部官员数量达到满足。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从京城调过去的官员本身已经满足了基础的管理需要,保证最开始的时候,就算那些原本的吏员没办法进入状态,也可以迅速让整体城池的状态变成崇祯想要的状态。

    当然,因为这样的城池之中,派去的官员数量是会比正常所需少上不少,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效率肯定会相对低一些,但是之后等到那些吏员们能够承担一些事务,他们就可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稳妥与扩张相结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这个办法可能会是更好的办法,不过,一切都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等到这三种方法出了结果之后再做选择好了。

    毕竟,崇祯其实心中多少还是更希望直接采用,绝大多数官员都从吏员里面选拔这样的方式的。

    这样的方式,才是最能够节省时间,能够让崇祯在短时间之内大量扩展的方法。

    一旦这样的方法可以轻松跑通,那么崇祯就能够以现在的人手,迅速再扩张数个城池。

    这样一来,目前新大明所占领的这些地盘,崇祯只需要那么几个月,也就是再练出一批官员的功夫,就能够全部施行新政。

    对他来说,只有实行了新政的城池,那才是新大明的城池,在新政施行之前,这些城池都不过是被新大明所占据的城池罢了。